疫情未有減退的跡象,香港人要自救,就不得不提高防疫消毒意識。無論是家居或寫字樓,一般都會進行定期消毒。最簡單的消毒方法,是用70%酒精或2%漂白水,噴在抹布上,然後用布抹物件的表面。這種方法得衛生署確認,能有效地殺滅依附在物件上的新冠病毒。
人人知道的消毒法,卻未必人人都能辦得到。要為大面積空間需要進行消毒,或日室內佈滿凌亂雜物,人手用布抹不單費時,而且難以為物件的每個接觸面及「暗角位」清潔,牆身較高位置更是只能遠觀,沒有消毒的表面成為病毒溫床。
一些噴塗機或噴霧機就應運而生,只要把藥水灌入噴槍上,向全屋傢俱噴塗,除了能快速地進行全室內消毒,而且能覆蓋的範圍較人手用布抹更大。
商業用的噴塗機一般都是electrostatic sprayer,利用物理原理配以專用消毒劑消毒。Electrostatic sprayer 會把藥水噴出時會附加正電極,而由於多數物件及病毒是負電極(地球是負電),正電極的藥水在噴出時會自然吸引到物件的負極表面上。因藥水和藥水之間同為正極而相拒,故當藥水微粒粘到物件上後,其他藥水珠就不會再粘到相同地方,而會自動吸引到物件表面未有藥水珠粘到的角落。故此,用噴塗機只需要噴物件的一面,藥水就會自然包圍到物件的每一面,形成一個保護層(coating)。能有效殺新冠病毒之餘,保護層亦能為物件防止到新的病毒進入物件表面。保護層可維持長達90日。
不過,坊間並不是每隻噴槍都可做到這效果。如果想 diy 自己用噴槍消毒,選擇噴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:
首先,並不是每隻藥水都可以用噴槍進行噴塗。比如漂白水、酒清、或鹽水就不能,千萬不要試,釋放出來的氣體會對人體有害。一些藥水是易燃物品,如用作電子噴塗會有著火風險。細心閱讀藥水上的說明書,如沒有寫明可電子噴塗,就不會用該藥水去噴,只可用布抹。
市面上很多平價噴槍都標榜具電子噴塗效果。但一分錢一分貨,平價的噴槍有機會因質素不佳,製造電極時會可能電池著火或噴槍令人體觸電。要選擇有安全認證的噴槍。如是美國製造,需要有 U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的安全認證。
噴槍主要的技術是製做電極,電極不足, 則噴曬的藥水未能有效地吸引及包圍到物件表面上,還不如人手用布抹更有消毒功效。
噴槍噴出來的水珠大小亦很重要。如水珠的體積(particle size)很小,藥水容易浮在空氣中而不是粘到物件上,或粘到物件但未殺到菌前便已揮發成氣體。浮在空氣中的藥珠吸入肺對人體也可能有害。但如水珠體積太大,又因較重而未必能都準確被射到物件上。根據美國環保局(EPA)的建議,噴槍噴曬的藥水水珠建議體積不應小過80 microns。故此,大家在購買噴槍前,要向代理查詢噴槍所噴出的藥珠體積能否達到80 microns 。
噴塗或噴霧?
除了電子噴塗,坊間也很盛行噴霧式噴槍(fogger)。噴霧沒有電極效果,只是把藥水製造成蒸氣,凝結在物件的表面上。但由於沒有電極效應,藥水只會往槍射進的地方凝結,不能像electrostatic 那樣可包圍到物件每個沒有噴的表面及暗角位。
噴霧槍通常令室內瀰漫著大霧,令人感覺消毒定必很有效。其實並不然,因上面所說的噴霧沒有利用電極包圍到物件的效果。而且,空氣如充滿霧珠,吸入肺有機會對人體有害。故此,用噴霧時需要戴上安全裝備,包括眼罩和呼吸器。並且消毒完後場所不能重開,需要等待煙霧消散。
相反地,如用噴塗,由於所製做的煙霧很少,容易揮發,一般消毒完成後半小時場所便能重開。
噴霧對於消毒空氣是較有效,由於主要把藥水形成煙霧,浮留於空氣內,可殺滅空氣中的細菌。不過,由於新冠病毒在空氣中生存的時間很短,只有數小時,故不需要刻意進行空氣消毒,專注消毒物件表面已經足夠。
延伸閱讀:
如對太陽消毒的服務、工具或藥劑有疑問,歡迎留言免費查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