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疫情嚴峻,每當處所內有人確診,不論公司或居所均會進行消毒,聘請專業消毒公司代勞亦日趨普遍。對消費者而言,買賣時最怕「貨不對辦」,惟消毒效果難以用肉眼確定,消毒後是否已全場殺菌,當下不得而知。故此,筆者提供6個有效方法,助大家聘用消毒公司時,監察其施工質素、防止「偷工減料」、並確保處所內病毒已被消滅。
監察1:確認消毒公司用什麼藥水
消毒公司使用的藥水,是決定消毒效果的關鍵因素。坊間很多公司均標榜所用的藥水已獲認證,能殺滅新冠病毒,但言過其實的爲數不少。審視消毒公司的藥水時,最方便是查看認證內容,例如已獲美國環保局(EPA)的「List-N」認證,便可確定有效殺滅新冠病毒。若非「List-N」認證藥水,則代表可殺滅其他認證內的病毒,但不包括新冠病毒。
考慮藥水消毒效果同時,亦要留意其對人體有否副作用,例如吸入人體或皮膚接觸時的反應。另外,應留意藥水對滲水性表面,例如衣物、金屬、木質等有否腐蝕作用。由於大部分消毒公司於消毒後,不會對表面進行抹乾(Wipe Down)工序,藥水停留在傢俱上或造成損害。選用消毒公司前,可參考其使用的藥水標籤,了解其對人體及物件的影響,以及安全使用的方法。
監察2:施工前有否把藥水「溝淡」
坊間一些消毒公司為慳成本,施工前會故意把藥水溝淡。若藥水被過份稀釋,藥力就做不到認證聲稱的效果。筆者建議,先了解消毒公司所用藥水的溝水份量(可參考藥水標籤),再監察工人有否按標籤的建議處理。
監察3:有否用抹布作預先清潔
一旦物件表面藏污納垢,細菌容易隱藏在污積內,即使選用最頂級的藥水亦難以消毒乾淨。於審視消毒公司工作時,切記留意消毒公司員工有沒有預先清潔物件的骯髒表面,才進行消毒。
關於預先清潔(Pre-cleaning),可參考這文章:
消毒前不可不注意預先清潔(pre-cleaning)
監察4:全面清毒「高危表面」
高危表面,是指物件經常被人接觸,故感染率最高,其中包括門鐘、燈掣、遙控器、門柄、坐椅扶手柄等等。消毒時,應監察工人有否處理每個高危表面,如果有「漏網之魚」,消毒效果將大打折扣。
監察5:如何處理敏感表面
敏感表面,是指有較高損壞風險的物件,例如電子儀器、文件、廚具,消毒公司一般做法是不噴藥水於相關物件上,但如此病毒就無法消除,尤其是電腦鍵盤,細菌及病毒含量偏高,不消毒的話,感染風險很大。替代的做法,是用消毒布抹拭敏感表面,但較為費時,很多消毒公司未必會做,值得小心。
監察6:留意噴槍內的藥水餘量
一般而言,如使用靜電噴塗機,1公升藥水可噴灑覆蓋約2000尺面積。於消毒公司施工前,可先查詢工人噴槍內的藥水有多少公升,至噴完後再覆查槍內餘下多少藥水,對比消毒覆蓋面積及藥水使用量,便能粗略估算工人有沒有偷工減料。
值得留意,由於噴槍所產生的藥珠,吸入人體後可能有害,故並非每種藥水均能用於噴槍上。詳情可參考此文:
消毒不成反害人體?購買前必睇!挑選消毒噴槍注意事項
延伸閱讀:
如對太陽消毒的服務、工具或藥劑有疑問,歡迎留言免費查詢: